Aux Punch Music
  • HOME
  • About
  • Service
  • Contact
  • Quote Request
  • Audio Blog

[Pro Tools A-Z] D is for DYNAMIC TRANSPORT

12/1/2017

0 Comments

 
翻譯/撰文 Blanc
Picture
在開始介紹這次的主題-Dynamic Transport之前,要先簡單介紹一下Pro Tools的回放系統。我們將簡單概述回放的功能以及軟體介面,方便使用者快速的知悉每個選項及其相對應的功能後,接著再針對這次主題做解說。

回放(Playback)簡單來說,就是在操作錄音混音介面時,針對所選區段重新播放音訊進行監聽。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需求來設置回放模式,像是降速回放(Half speed),或是循環回放(Loop)等等。
在操作Pro Tools,時常有人會碰到回放不如預期的狀況:可能是回放的位置不對,或是每次回放完都要在手動點選一次。這通常和兩件事情有關,就是:
​
『連接編輯軸以及時間軸(Link Edit and Time Line)』

『標示點緊鄰回放(Insertion Follows Playback)』

以下將逐一討論兩項功能的設定。
Picture
​(圖左箭頭為連結編輯軸以及時間軸,圖右箭頭為標示點緊鄰回放)

​在編輯視窗中,我們可以看到下圖兩種顏色的選取區段:一個是由藍色箭頭框所包含的『時間軸選取段落』,另一個則是由橘色符號框所包含的『編輯選取段落』,兩項的差別在於,藍色框(在錄音時為紅色)選擇的代表回放還有錄音時的區段。橘色框則是顯示當下欲編輯音軌的選取(像是複製,刪除,或是靜音等的操作)。
Picture
​這兩項選取區段,通常是連結在一起的。但當想要分開操作,或是不小心誤設到分開時,可以如何設定呢?選擇剛剛有提到的『連接編輯軸以及時間軸((Link Edit and Time Line))按鈕即可。按鈕位置就在Edit視窗左上方的位置。

​除此之外,善用快捷鍵我們可以選擇回放的區段。(鍵盤上方的數字6,7,8,9)
Picture
​6:回放至編輯選取區段起點
7:從編輯選取區段的起點開始回放
8:回放至編輯區段結束
9:從編輯區段結束點開始回放
Picture
​圖的上方箭頭為橘色編輯框(Edit Selection)所涵蓋的開始時間點(Start),
​結束時間點(End)以及長度(Length)資訊,下方為藍色框的開始時間點,結束時間點以及長度資訊

​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是標示點(Insertion)。當我們在時間軸上點選任一點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標示點(如圖中,與白色線相疊的藍色點)。
​
標示點意味著開始回放的位置。在回放時,我們會遇到兩種情形:第一種是在回放完畢後,標示點回到了我們尚未開始回放前的位置。第二種則是在回放完畢後,標示緊跟著剛剛回放完畢後的時間點,如果要繼續播放時將不再重頭。我們可以依照當下的需求去做調整,而這個選項的快捷鍵為N。
Picture
​圖中時間軸上方的藍色點為插入點(Insertion)

​以下將介紹不同的回放功能。Pro tools提供了我們五種不同的回放,其中各有差異。設定的位置有兩個,一個是在選項欄(Option)中選擇。另一個則是在運送器(Transport)的Play上點選右鍵,可以看到如上圖的選項。一般我們常用的是普通模式(Normal)或是循環(Loop)。如果有需要其他設定,可以如下圖點選右鍵針對習慣選擇自己的需求。
Picture
Picture
普通模式(Normal):就是Protools的預設回放模式。

循環模式(Loop):針對所選區段進行重複回放,直到手動停止。

快捷鍵為九宮格數字鍵盤的4,或是Command+Shift+L。

慢速回放(Half-Speed):在對於細節檢查時較常使用。快捷鍵為 Shift+空白鍵。

待發模式(Prime for Playback):在針對多軌數的專案回放時,有可能會產生點擊開始與進行回放的時間差。如果選擇這個模式,便能讓系統預先進行回放的緩衝,讓回放點擊的當下就能順利回放。此模式開啟時Stop鍵將會變為藍色,播放鍵會呈現綠色閃爍狀。比較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模式不是一個常駐模式,必須每一次都重新設定。設定方法為右鍵點選Play鍵選取。

​
回到這次的主題,也就是動態傳輸回放(Dynamic transport)的選項,這項功能是除了以上回放功能外的另一項功能。多數人經常誤會這項功能,其實這項功能當你了解他的特點之後是非常實用的。

他的開啟方式快捷鍵為:CMD+Ctrl+P (PC:Cntrl+Start+P)或是從Options清單中選擇,從右鍵點擊。
Picture
當動態傳輸開啟的時候,有三件事情會發生:

1.Loop
模式會自動開啟

2.
時間軸跟編輯區段的選擇會分開

​3.
主要時間軸會呈現雙倍寬度,而且會顯示回放開始的起始位置
Picture
使用這項功能,是因為它能夠在時間軸上直接拖移回放區段,假設如果你正在回放1-4,而想要回放5-8的話,你只要選取灰色的區段移動到想要回放的區段即可。這是一向極為方便而且直覺式的操作,有點類似Logic還有Cubase的操作。

但這只是Dynamic Transport的次要重點。它打破了時間軸選擇段落還有回放起點的連接,這項功能對於循環回放是非常方便的。當你想從任一點開始回放,而回放結束後,你不需要再重新去尋找跟檢查循環的區段。

Option/Alt+點擊時間軸將會同時選取播放區段以及編輯區段 –當播放與編輯連結消失的時候是非常有用的,當然他們還是可以重新連結(只要從Option中選取即可),只是這樣的操作就已經足夠完成這件任務。


​還有一些Dynamic Transport中的特性是值得研究的。例如:『回放的起點將會隨著所選時間軸區段而移動』是預設的。所以每當你選擇一個新的回放區段,回放起點將會因此更新。『回放起點緊貼選取回放區段』也可以在編輯視窗中找到。事實上新的使用者不太會意識到這件事:就是以前只有按下N鍵才能切換插入的地方。除此之外,Pre-roll的功能和Dynamic Transport的功能是無法同時啟動的。

以上圖文出處皆由下列參考資料提供:
​
Pro Tools Expert-
D is for Dynamic Transport
http://www.pro-tools-expert.com/home-page/2014/11/29/a-z-of-pro-tools-d-is-for-dynamic-transport.html
Playback Modes
http://www.pro-tools-expert.com/home-page/2014/11/22/pro-tools-fundamentals-playback-modes.html
Timeline and Edit selections
http://www.pro-tools-expert.com/home-page/2014/2/18/pro-tools-fundamentals-timeline-and-edit-selections-and-inse.html
0 Comments

[Pro Tools A-Z] C is for Cache and Clip

6/5/2017

0 Comments

 
翻譯/撰文 Blanc
Picture
​緩存是電腦系統中重要的一環,能快速的從暫存空間下載資料。瀏覽器使用緩存,所以使用者不需要一再重複下載相同的資料。為什麼我們在這提到呢?因為緩存對Pro Tools來說也是一樣重要,緩存資料的存在,便於使用者在操作時省去重新讀取的時間。在Pro Tools中分為兩種緩存資料:其中之一僅出現在Protools HD中,名為Disk Cache,另一個則是Wave caches。

在介紹暫存檔案類型之前,我們要先來介紹Playback Engine 還有其參數:

Playback Engine在Pro tools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都知道在Pro tools中,每一個操作都是需要經過層層計算去完成。當我們的電腦在運算的過程中無法得到足夠的空間去即時計算時,便有可能會出現操作以及讀取上的些微延遲,或是更糟的-自動中斷的情況。解釋完Playback Engine的重要性之後,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如何設定吧!來到Setup中的Playback Engine設定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參數的名字以及設定:
 
 
Playback Engine:可以選擇透過哪個硬體進行運算。

H/W buffer Size:此功能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在進行系統運算時,決定使用多大的容量去緩衝,進行運算過程。當數值越大時,表示使用越大的容量去緩衝,所造成的延遲也就越大。基本上,當我們在在使用少量Plug-Ins或是軌道的時候,我們不會希望延遲過大,因此將H/W buffer Size數值設定較小。但當我們進行較複雜的混音時,我們會設定較大的數值,藉此運算更大的檔案。

Ignore Errors During Playback/Record:正常狀況下當存取發生問題的時候(可能是容量不足),系統會自動中斷當下錄音或是回放而彈出視窗,我們可以取消這樣的提示功能,但很有可能造成回放或是錄音當下因為存取問題而造成的Click與Pop聲。

Dynamic Plug-In Processing
:允許Plug-Ins使用電腦內部的CPU運算,DSP系統的Plug-In不會透過這項功能進行運算。

Video Engine
:影像的回放功能開啟與否。

Disk Cache
:磁碟緩存大小的設定,這個功能我們將在今日的主題中詳細敘述。


我們在其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那到底數值該設定多少才是最好的呢?但很可惜的,這沒有標準答案,一切取決於使用者電腦效能還有使用需求。儘管如此,設定的方法還是有跡可循的。簡單來說:在錄音時盡量降低延遲,在混音時盡量提高運算效能。也就是說,在錄音的時候為了避免延遲影響到工作,我們會選擇較低的H/W Buffer Size;但在處理多音軌還有檔案時,我們會希望電腦的運算速度快一些,因此提高數值。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們使用的是HD系統時,Buffer Size僅會影響到RTAS系統的Plug-Ins,並不會在錄音上造成延遲。但如果是使用RTAS系統的MIDI時,就有可能會造成延遲。

Disk Cache 磁碟緩存(僅適用於Pro tools HD)

如上解釋過,在Playback Engine中,緩存大小的設置代表著當你在錄音或是回放時會造成多少記憶體被使用 。在操作時,因為有磁碟緩存的緣故,Pro tools HD在回放時不需要將原本已經讀取的文件從硬碟中重新載入,能夠降低回放讀取的緩衝時間。這項功能對於當我們在取用共享硬碟的資料是非常有幫助的。
​
磁碟暫存的主要好處在於它將會把資料下載到硬碟中,因為Pro tools能夠預先下載資料到暫存硬碟。而我們要如何得知暫存磁碟還剩多少容量呢?Pro tools會先扣除電腦中4GB,其餘空間將使用成暫存硬碟,所以在這張截圖中我們可以知道這台電腦共有24GB的暫存空間。
Picture
​我們可以使用空間計量表去評估還剩下多少空間暫存,藉此去調整暫存設置。如果暫存空間滿了,就表示該清理一下,或是分配更多暫存空間給暫存硬碟。
Picture
此外,如果整個暫存儲存完成,線條將會顯示為綠色,如果尚未讀取完全,線條將呈現黃色,此時我們就該調整一下自己的設定了。
 
 

 
WaveCache File

WaveCache File是Pro tools用來儲存波形資料的另外一個形式。

WaveCache能夠迅速開啟已經儲存的波形資料,而且不管是哪個版本的Protools都能使用這個系統(7.x以上的版本),就算刪除WaveCache資料檔也不會因此造成專案找不到音檔的情形發生。只是在下次開啟時Protools需要花費時間重新載入暫存資料,並且創建一個新的WaveCache資料檔。
​
當你遇到素材播放問題時,在刪除檔案之前,我們可以在素材清單中選擇重新計算音訊清單,在有問題的音訊上右鍵點擊並選擇重新計算。如果還是無法解決問題,那可能就得考慮刪除WaveCache資料夾了。
Picture
專案資料夾中可能找不到WaveCache的檔案,此時可能它將出現在Pro tools的系統資料夾中,這個wfm檔案不是用來儲存音訊暫存檔,而是用來儲存一些無法複寫的唯讀檔案,或是網路上,以及複合式的文件。
​
在Mac上,WaveCache文件在/ Users / Shared / Pro Tools中。
在Windows上,WaveCache文件在 / Users / Public / Pro Tools中。

Clip (片段)

當我們重新編輯過一個音檔之後,他便會變成一個新的片段。

片段可以是一個音訊,或是影像的素材。它可以是鼓組的循環,一段吉他和弦,一句歌詞,也可以是一段音效,一些對白,或是整個聲音檔案。這裏有些方法能幫助你快速辨認他們。
​
在清單中,有些是粗體字,有些是比較淺色的字。粗體字是原始的檔案,淺色文字是已經編輯過的文件。
Picture
但因為我們在清單中能夠重新命名片段,所以有時候會較難辨識,因為Pro tools在剪輯上是非破壞性的,所以在音訊資料夾中我們不會找到已經裁切過後的檔案,只會有原始的資料。
Picture
當你切換至抓取功能時,雙擊時間軸上的檔案,名稱視窗將會開啟,你就能知道它原始的名稱。

以上圖文資料皆由以下參考資料提供:
 
Understanding the Playback Engine
http://faculty.spokanefalls.edu/InetShare/AutoWebs/dannym/Digital%20Audio%20II/Supplemental%20Info/Understanding%20the%20playback%20engine.pdf
 
Pro Tools Optimization Tip: The Disk Cache Feature
https://ask.audio/articles/pro-tools-opitimization-tip-the-disk-cache-feature
Getting The Most From Your Pro Tools Systemhttp://www.soundonsound.com/techniques/getting-most-your-pro-tools-system
 
A-Z Of Pro Tools - C Is For Cache And Cliphttp://www.pro-tools-expert.com/home-page/2014/10/17/a-z-of-pro-tools-c-is-for-cache-and-clip.html
 
0 Comments

    Audio Blog

    不論是教學或是技巧,觀念或是應用,匯集各種有關聲音的英文翻譯以及中文書寫,希望讓更多知識交流普及。

    Archives

    January 2019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November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Categories

    All
    Pro Tools A Z
    Pro Tools A-Z
    Pro Tools Experts
    Thursday Thoughts On Sound
    分析
    報導
    大師訪談
    大師訪談
    聲音理論
    英文翻譯
    週間的電影研究
    隨筆雜談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HOME
  • About
  • Service
  • Contact
  • Quote Request
  • Audi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