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Mike Thornton
來源:Pro Tools Expert 10.16. 2015 撇除操作軟體,每個人對於如何處理影片的聲音後期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不管你習慣先剪接對白還是處理降噪,這裏有五個PT Expert認為是每個聲音後期都應該要培養的好習慣。 1. 別一下子就埋頭剪接。找出這個影片的細節,背景,以及這個影片最後會被怎麼使用,和他的客群觀眾會是誰。這會幫助你快速確立製作聲音的感覺和節奏。 2. 時間就是金錢(在國外,混音剪接是以錄音室小時來計算),試著研究出一套在短時間內能夠達到好成效的處理方法。這或許不會是最好的做法,但卻是最快速能做到一定水準的方法。當你能快速做到80%時,你只需要花一點點時間調整就能增強整體的品質,而不是花一堆時間處理某一些小事,反而忽略的整體。幫你的客戶省錢是讓他們回頭最好的辦法! 3. 當個有條不紊的整理者,確保你知道你自己的檔案都在哪,並且發展一套容易理解的取名系統。這會幫助你在需要的時候從大海裡撈出一根針。我本人是用字母排序排列我的檔案列,使用mus在所有音樂檔案開頭,fx在所有的音效檔案,wt在所有的現場單收,所以所有的類型都會存在同一個區塊。在做戲劇的時候,我會用一個特殊的標示系統,例如ep1sc2t3就表示這個檔案是第一集、第二場戲的第3個take。所以當導演想要聽聽看同場戲別的選擇時,我可以快速的找到檔案。當然,別忘了把你所有的音樂和音效分門別類,所以當你需要時,可以毫不費力的找到他們。對你的資料庫瞭如指掌,讓你的客戶在提出要求的瞬間你就知道應該去哪裡獲得解答。 4. 保持冷靜。聲音後期通常是整個後製的最後一道手續,而通常檔案來到後期錄音室時,製作時間表或多或少都已經推遲了一段時間,而這個壓力會全放在聲音後期的肩上,靠我們快速的處理好讓製作時間表回歸正軌。因此在時間壓力下,也不要跳過檢查這個步驟。在我趕時間的時候,我會比平常都還要小心的檢查作品,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出錯,我是不會有時間來修改的。最急迫的一次是只剩30秒就要在第四廣播頻道播出的節目,但是我保持冷靜,同時有一套工作流程讓我在時間快要結束前處理所有事情,包括一個直接從Pro Tools上廣播的最終方案,但當然,我用不上。 5. 隨時注意你背後的客戶,確保他們有足夠的飲料,零食等等。蛋糕和餅乾相較你的工資而言是非常便宜的,讓你的客戶滿意,幫他們省錢,他們就會持續回頭並且大力推薦你給別人。 這是PT Expert認為最重要的五個好習慣,你的是什麼呢? 我個人認為最需要養成的就是整理好檔案的習慣,這應該是任何一個想要進入這個行業人的第一課,培養助理時需要再三強調的觀念。擁有整齊的檔案不僅可以讓你省下一堆時間,還會讓你看起來瞬間非常專業! 再來就是和客戶的溝通,我認為開始做之前都必須要對整部片的走向、類型、感覺有深入的討論,這樣不只能夠更了解這部作品,也會節省修改的次數。 以上是這次和大家分享的內容,養成好習慣吧! 翻譯:子翔 原文網址:http://www.pro-tools-expert.com/home-page/2012/3/13/5-habits-of-a-post-production-editor-mixer.html
0 Comments
|
Audio Blog不論是教學或是技巧,觀念或是應用,匯集各種有關聲音的英文翻譯以及中文書寫,希望讓更多知識交流普及。 Archives
January 2019
Categories
All
|